• <strike id="g2wwk"></strike>
    <li id="g2wwk"><tbody id="g2wwk"></tbody></li>
    <rt id="g2wwk"><delect id="g2wwk"></delect></rt>
  • <abbr id="g2wwk"><source id="g2wwk"></source></abbr><center id="g2wwk"></center>
    <li id="g2wwk"><dl id="g2wwk"></dl></li>
    <rt id="g2wwk"></rt>

    電力環保業迎來“黃金期” 需警惕惡性競爭

       “十二五”期間火電廠環保設備市場規模達2000億元以上

      中電新聞網見習記者 于海江

      5月30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《“十二五”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》,節能環保產業,被視為促進消費、增加投資、穩定出口的重要結合點,也是調整結構、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現實切入點,這次明確被放在“十二五”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的首位。根據節能環保產業“十二五”規劃,2015年底,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.5萬億元,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%左右,產值年均增長15%以上。

      隨著我國“節能減排”與“低碳經濟”的不斷深入,電力環保產業迎來了發展“黃金期”,然而,“一哄而上”的局面使設備供應商不得不遭受“價格戰”與“惡性競爭”的頑疾,加之火電企業成本壓力上升,環保設備質量性能不穩定,相關政策及標準未能及時跟進、技術瓶頸亟待解決等等,我國電力環保設備自主化、國產化之路,變得撲朔迷離。“節能減排給環保設備制造商帶來很大利好,包括脫硫、脫硝、除塵,粗略估計有幾千億的市場規模,但由于市場準入機制過低,標準不統一,市場監管不到位,使得參與項目競爭的企業良莠不齊,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價格戰、不重視產品質量性能等惡性競爭的局面。”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告訴《電氣周刊》。

      環保設備市場“釋放”

      根據中電聯測算,我國目前火電裝機容量大約是7億千瓦,其中脫硝機組約1.4億千瓦,尚有近5.6億千瓦機組需要進行脫硝改造。根據預測,到2015年,火電煙氣脫硝容量將達到7.2億千瓦。

      近年來,由于國家環保政策的推動,電廠脫硫裝機容量增長很快,截至2008年底,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硫裝機容量超過3.79億千瓦,約占煤電裝機總容量的66%。

      當年投運1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脫硫裝置1.1億千瓦。到2009年底,國內已建成的煙氣脫硫機組容量達到5.73億千瓦,與2008年底相比增長了10%。

      目前,為滿足新標準要求,很多電廠的脫硫設施都面臨改造問題,甚至部分地區電廠的脫硫效率要達到97%。而隨著對PM2.5監測的相關政策推出,煙氣粉塵也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,國內很多沿用多年的技術將面臨著淘汰。據Frost&Sullivan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統計,到2015年末,僅脫硫設備的市場規模約有750億元,而脫硝市場規模至少達到850億元。此外,在電站鍋爐大修過程中,還需對除塵器、脫汞等環保設備進行更新。因此,初步估算下來,“十二五”期間火電廠環保設備的總市場保守估計會在2000億元以上。

      據統計,中國超過50%的電力裝機都在五大發電集團下,而五大集團中除了華能,都有自己的脫硫脫硝公司。新標準實施以來,以五大發電集團為首,電力企業在脫硫脫硝改造領域的投入力度明顯加大。

      包括龍源電力、永清環保,科行集團等在內的環保公司也表現不俗。

      不能再走“低價競爭”的惡性發展道路

      一方面是節能減排政策帶來的市場需求,另一方面卻是發電企業在面對節能減排成本上的捉襟見肘;一方面試點脫硝電價低于此前市場預期,贏利困難的火電廠進行煙氣改造還是存在一定的顧慮,另一方面,從事脫硫脫硝企業眾多,技術壁壘不高,競爭加劇導致企業贏利未必會很豐厚。

      尤其是火電連年虧損帶來的行業困局遲遲得不到緩解,客觀上令改造進度大打折扣。

      “現有的環保產業公司,設計能力、建造能力、催化劑供應能力,似乎都沒有問題,但要集中在短時間內全面鋪開肯定是有問題的,發電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,更多地偏重價格因素,不重視產品質量和性能,因此造就了一大批不能正常使用的環保設施,這方面,火電脫硫的時候已有深刻教訓,“十一五”期間的大規模脫硫,僅僅五年時間很多電廠的脫硫設施已經拆了重建,改造不計其數,這就是惡性競爭帶來的質量問題。”王志軒解釋說,“多年來很多專家提出,中國的煙氣脫硝不能再走脫硫的那種一哄而上,低價競爭的惡性發展道路,但現在看來惡性競爭難以避免,因為改造時間緊、任務重,已經超出了主體的承擔能力,‘蘿卜快了不洗泥’,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,加上現在的標準匹配、技術規范、準入門檻、催化劑監測、市場監管等方面還不是很到位,給環保產業的發展帶來阻力。”“發電企業為了節約成本,故意壓低報價,還要求高質量,各項指標必須達標,這會導致環保行業形成惡性競爭,最終結果只能是行業越來越萎縮。”這幾乎已經成為國內環保公司的共識。他們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行業標準和有關政策來規范市場,并希望國家在稅收上給予一些優惠政策,扶持電力環保企業的發展。


    【上一個】 揭秘低壓大電流開關電源的設計過程 【下一個】 電力需求降 防高耗能產業擴張


     ^ 電力環保業迎來“黃金期” 需警惕惡性競爭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资阳市| 海林市| 博客| 富民县| 靖边县| 泗水县| 英德市| 宁阳县| 洛川县| 中卫市| 黑河市| 汉川市| 清新县| 阿城市| 白山市| 昭通市| 大悟县| 定边县| 屯昌县| 麦盖提县| 本溪| 瓦房店市| 法库县| 广南县| 华阴市| 湾仔区| 克东县| 罗田县| 托克逊县| 遂昌县| 河间市| 江安县| 兴安县| 五大连池市| 上思县| 大安市| 台湾省| 仁寿县| 明星| 安顺市| 贵港市|